上海电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索取号:G0260201000-2018-0007 时间:2018-03-01 浏览:558 设置

上海电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一、“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奠定的发展基础

(一)弘扬主旋律,繁荣校园文化

学校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强理论研究,系统谋划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建设体现先进文化要求的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凝练学校精神,倡导技术文化

学校注重凝练、培育、弘扬和倡导电机特色的大学精神和文化。镌刻“明德至善、博学笃行”校训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精神的文化石分别屹立临港校区水华路和橄榄路校门口,让经过的师生耳濡目染,接受熏陶与感染;镌刻“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略的巨大文化石侧卧在临港校区东林路会林广场一侧,彰示着我校的办学定位;而沿中林路设置的万吨水压机模型及“刘少奇来校视察”、“蔡德泰教学法”系列人物雕塑则形象地展示了我校注重实践教学的办学特色;沿望江亭及月河河畔一侧设置的校园浮雕长廊,以青铜镂空八组历史画面构图,宏伟地展示了学校建校60多年来发展壮大的历程。当前,“技术立校、应用为本”作为学校的办学方略,已经深深植入学校发展血脉,成为技术文化不可分割的核心要素。

(三)注重育人功能,建设文化品牌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发掘文化内涵,注重文化育人功能的培育。如在临港新校区道路、河道命名中,“方舟环路”一名,源自《诗经·谷风》篇“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句,取其环路像船舟之形状,寓意着电机人上下一心,同舟共济的美好愿望;“月河”一名,源自《诗经·陈风》篇“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句,取其风姿绰约,婀娜有致,像月亮之形状,寓意学校发展像东方天空上冉冉升起的一轮新月。

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工作理念,建设文化品牌。依托“高雅艺术进校园”“博学讲坛”“读书月”等主题活动,引领风尚,营造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巩固文化育人主阵地。

二、“十三五”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纷繁复杂,任务艰巨繁重,如何深入弘扬学校精神,把体现现代技术教育特色的技术文化融入到具体的人才培养中去,还缺少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

(二)依据《上海电机学院章程》,如何进一步推进科学规范、求真务实、民主高效的现代大学管理文化建设,营造开放、包容、合作、竞争的教学、科研与学习氛围,形成开拓创新、有着良好风气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还需作全面、科学的思考和探索。

(三)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特色等方面仍显不足。“十二五”期间完成了一些楼宇文化建设和校园雕塑小品,但是因为经费不足,还不能完全跟上大学校园文化整体建设的步伐。要实现现代大学校园环境文化的远期目标,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三、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贯彻国家、上海、学校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办学定位,站在时代高度,传承历史,创新发展,弘扬主旋律,突出文化品位,全面规划和实施以临港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统筹兼顾多校区需要,体现时代特征、上海特点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着力提升师生员工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形成文明和谐的育人氛围,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四、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要发挥引导人、充实人、熏陶人、影响人的重要教育作用,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坚持继续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秉承学校60多年来的优良传统,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借鉴国内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富有时代特征和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坚持有形载体与无形氛围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成功是润物细无声的环境陶冶和人格熏陶的结果,在加强校园文化景观特色、校园文化视觉表达等外在表达形式的同时,要着力营造优良的无形文化氛围,促进文化有形载体与无形的大学内在精神、品格的有机融合。

(四)坚持科学精神、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原则。要把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和服务行业、企业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及行为规范,与内在文化意蕴和人文精神充分融合,通过言传身教,使之内化为上海电机学院的学校精神。

(五)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全面确定建设的长期目标、总体内容、整体布局和实施步骤,科学、和谐规划,又要结合学校实际,根据现实条件,按照速度、质量、规模、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确定每个阶段建设的近期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协调推进。

五、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继续弘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深化“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注重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等要素的提升与优化,深入推进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风气、学生学习风气和工作人员管理服务风气为重点的“三风”建设,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科学、人文、和谐校园,逐步形成体现现代技术教育特色的健康、高雅、简朴、活跃的校园文化。

(二)具体目标

1.弘扬60多年来凝练形成的学校精神,继承优良的技术教育办学特色,逐步培育与建立起以学术为导向的向上向善的大学精神文化。

2.以建立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为主要抓手,建设科学规范、求真务实、民主高效的现代大学制度文化。

3.以“科学电机、人文电机、艺术电机、绿色电机”为宗旨,建设和谐优美、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文化。

六、主要内容与举措

(一)弘扬学校精神,构筑技术文化

1.继续弘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深入开展以60多年来的办学精神品格为内质,彰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精神内涵建设。

深入开展各类校园主题活动,用身边人去影响身边人,用身边事去教育身边人;以“师爱永恒、师德永铸”为主题,学习宣传师德标兵和教书育人典型;以“中国梦、电机美”为主题,对校园中的典型人物、感人故事进行宣传等,努力把一代代电机人勇往国家经济建设一线所锤炼的大公无私、勇于奉献的精神内质;勇担“四五套办”新试点所磨练的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勇攀职业技术新高峰所铸就的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内化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撑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文化推动力。

建设文化育人基地,拓宽文化育人渠道。积极开展以校史馆、档案馆、校友之家、职工之家等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学校精神、校训、办学方略等进行系统科学规划,逐步完善具有我校特点的形象识别系统。

2.继续深化“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着力推进以技术文化为特质,彰显高水平技术大学特色的文化内涵建设。

以文化为背景,以技术为主线,融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于一体,培养和造就卓越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形成独特的技术文化竞争力,为推动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提供文化支撑,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依据大学章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1.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探索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依据大学章程,规范完善党委会全体会议、党委常务委员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等议事规则与决策权限。梳理规范职能部门职权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完善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基本议事决策机制,落实和突出二级学院的主体地位。

2.倡导行为世范,营造良好校风。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名师典型的行为示范作用,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好教师;开展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风气、学生学习风气和工作人员管理服务风气为重点的“三风”建设,大力塑造“认真执教、严谨治学、学风浓郁、管理科学、服务细致”的校园风气。

3.推进两级管理,激发办学活力。大力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扩大下放给二级单位的人权、财权,推进职能部门回归服务和协调的基本职能,强化二级学院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校宏观调控,二级学院微观激活”为特征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明晰职责分工,优化工作流程,建立灵活、规范、协调、高效的现代大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三)优化校区功能,推进绿色可持续校园

1.完善校园整体规划。优化临港主校区基本功能,根据国家相关指标和学生培养需要,增建学生公寓、创新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依据建设计划按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系统改扩建闵行校区,完善闵行校区基本使用功能。引进优质社会资源,探索项目管理与校区运行的模式创新,充分发挥临港主校区的功能与效益,为新时期学校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充分发掘水体的文化育人功能。对校区内月河河岸进一步整体深化设计与规划,努力把月河沿岸建成一个自然与人文相融合,文化、交流、学习、休闲于一体,极具艺术风情、学术品格的亲水景观带。

3.建设校园景观精品。根据临港校区各部分的功能区分及植物各自不同的习性,优化园林配置,形成四季分明、四季花香,特色鲜明,风格多样的植物景观区,十三五时期实现绿化建设单位目标。主要有:

——香樟大道。位于凯南路,及橄榄路入门大道,北端为月河、月影桥,端景建筑为图书馆。香樟为常绿乔木,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传承学校历史的代表树种。

——银杏大道。位于东林路,即水华路入门大道,南侧为行政楼、北侧为预留绿地,端景为图书馆。银杏树高大挺拔,姿态优美,生长较慢,寿命极长,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樱花大道。位于春早路,即学生公寓中央大道。樱花象征着希望、热烈、纯洁、高尚,寓意青年学子的青春年华。

——桃李大道。位于中林路两侧,即公共教学楼区域。各类果树,包括桃树、李树、杏树、梨树、石榴等,春季观花,秋季赏果,寓意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水杉大道。位于清扬路,即学生公寓西侧。为原生环境保留区。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

校党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好政治核心和领导作用,统揽校园文化建设全局,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工作开展;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认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校园文化建设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党政工团分工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动员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分工会、学生会及学生社会团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参与、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培养一支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分子队伍。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制,定期研究讨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与对策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将分工负责与整体规划、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结合起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

(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坚持把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围绕学校长远目标,服务于发展大局,持之以恒,长期不懈;又要立足当前,抓住重点,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有序推进。既要面向未来,着眼于长远;又要有中短期的行动方案,注重阶段性成果。为确保建设规划落到实处,每年要制定一个文化建设行动方案,切实保障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保证投入,做好保障

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同其他方面的工作统筹规划,和谐发展,保证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切实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努力使校园文化呈现崭新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