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机学院学科建设规划

索取号:0402000-2018-0008 时间:2021-03-09 浏览:1830 设置

上海电机学院学科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情况

(一)主要成绩

在“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工作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将学科建设放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龙头地位,确立了以学科建设带动科技工作发展、增强学校办学实力的工作思路,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1.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实现新突破

大力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构建了以工学为重点,“经、管、文、教”诸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学科体系:“电气工程”曾被纳入“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监测范围;“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顺利通过市教委学科验收。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试点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培养单位,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完成了研究生全过程培养,顺利通过试点项目建设中期考核和预验收考核,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现就业率和签约率双100%

2.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通过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大项目、凝聚科研团队、培育科研成果,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与“十一五”相比,学校首次以主持单位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累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项;学校的上海市知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中心”获批为上海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新增国家级项目24项,合同金额394万元,并在国家自然基金物理专项、数学天元基金等项目上获得突破;新增横向项目616项,到款经费16237万元;学校技术转移中心也成功获批上海市技术转移机构;学校通过上海市专利试点单位验收;新增三大检索源期刊157篇,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35项,专利转让、许可数34项。

3.科技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产学研特色发展之路,密切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与上海及周边省市的战略合作逐步深化。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中心积极联合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上海质量和标准化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开展深入研究,为行业、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参与上海和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学校与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政府、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30余家单位签署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在安徽芜湖、浙江临安、江苏靖江、启东及如东建立了5个技术转移分中心,积极为行业、企业解决难题,学校科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日益增强。

(二)突出问题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校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科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

1)“十二五”期间建设和培育的16个学科分属工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6个学科门类的14个一级学科,只有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分别有2个二级学科支撑,其他的一级学科都只有一个二级学科在建,学科分散度大,缺少相互支撑,难以形成合力。

2)学科发展不平衡。工科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经、管、文、教学科处于散点发展状态,缺乏相关学科的支撑,学科间差异较大;理学、艺术学科等起步晚,基础薄弱。

3)在全国和全市处于领先地位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科平台和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较少,学科总体水平不高。

2.研究生教育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

1)学校只有1个工程硕士领域,在校研究生224人,研究生教育规模还不能满足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2)研究生实验实践条件急需加强,校内学科科研实验室不足,校外实践基地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3)研究生导师总体数量不足;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需要优化;研究生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分布不均衡。

3.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制约学校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激励和考核教师投身科研的机制有待完善。“十二五”期间,学校的科研奖励和导向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科研评价制度不够完善,围绕攻克重大科研项目的人员聘用制度缺少,基地平台开放共享、学科交叉运行管理机制缺失。

2)没有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在科研团队及高水平团队负责人建设方面严重滞后,缺少科研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导致科研产出低下。

3)高级别科研成果亟需培育。十二五期间,学校获得的省部级科技成果方面虽有突破,但距离学校、上海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很大距离,高级别科研成果亟需持续培育。

二、指导思想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服务中国制造2025”“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临港地区推进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发展战略(服务一个战略),全面深化学校学科和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提升创新能力和提升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的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针(坚持二个提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为己任,寻求协同 “共同商量、共同赢利、共同成长” 发展模式(寻求三个共同)。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活动,激发万众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我校学科科研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总体发展目标及具体指标

(一)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按照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定位,服务国家、上海及临港地区产业发展,聚焦智能制造和装备制造等领域,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形成“智能与装备制造学科群。其中,优先建设的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登峰学科要实现突破性发展,力争达到省部级重点学科水平;重点建设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等学科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培育的数学、外国语言文学、设计学等学科要实现错位式发展,力争成为学校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

通过五年的努力,显著改善学校科技创新氛围和条件,不断凝练科研方向,加强科研团队与基地建设,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争取在重大科技项目与科技成果奖励、成果转化、科技服务行业与区域经济建设方面获得显著提升。

(二)具体指标

2020年,2个学科达到省部级重点学科水平,35个学科具有鲜明特色,研究生学位点6个以上,研究生导师数量达到12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达到1000人左右;1-3个高水平服务行业的科研创新团队;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年增长率10%,累计获得国家级项目50项;SCI/EI/CSSCI源期刊论文300篇以上,发明专利授权300项,专利转让许可数100项,投资入股项目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项以上(其中至少含国家级2项);五年累计科研到款总经费达3亿。

四、建设思路与举措

(一)优化学科布局,实现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培育良性互动

1.对接行业需求,优化学科布局

按照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定位,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相关国家战略和规划,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临港地区推进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发展战略,聚焦智能制造和装备制造行业发展,优化学科结构,建成以工学为主体、管理学、经济学为两翼,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为支撑的“面向社会、服务行业、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技术应用型学科体系。

“十三五”期间聚焦智能与装备制造学科群建设,重点支持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等6个一级学科,培育设计学等若干个学科。通过学科规划引导二级学院服务行业需求,以硕士点为目标,开展“十三五”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1 “十三五期间重点支持的一级学科

序号

学科群

学科

门类

一级学科

专业学位硕士点

依托二级学院

1

智能与装备制造学科群

工学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学院

2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

机械学院

汽车学院

3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工程

机械学院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电子信息学院

5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业工程

商学院

6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国际商务

商学院

2.采取“进阶式”学科发展战略,实行分级建设

学科建设实施“进阶式”发展战略,对学校三个层级结构的学科进行分级建设。第一层级为登峰学科;第二层级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含传统学科特色化项目和特色学科优势化项目);第三层级为学科基础。学校根据学科层级不同,给与不同的支持力度。

学校学科登峰计划对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瞄准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依托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促进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装备和车辆工程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促进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智能电器、信息技术领域的交叉融合,力争将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建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十三五”期间,设立“特色学科优势培育项目”,对特色学科加强资源整合,汇聚高水平人才,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和学科影响力。设立“传统学科特色培育项目”,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传统学科进行改造,凝练学科方向,突出特色,实现错位式发展。

数学、设计学等学科在学校起步较晚,但对于支撑其他学科发展、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十三五”期间将通过实施“基础学科培育项目”,鼓励基础学科通过交叉融入到学校重点建设的6个一级学科。

3.加强统筹,加快硕士点培育

“十三五”期间,组织“1+4+2”培育硕士点,制定硕士点培育与建设实施方案,把硕士点建设的具体工作细化,列出时间表,补齐短板。

加强统筹,实现“三个结合”(学科建设、学位点培育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相结合),以二级学院为主体,加强学科建设、硕士点培育和联合培养的统筹力度,实行一体化培育与建设,形成以硕士点建设目标引导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成果支撑硕士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局面。“十三五”期间将学科建设的重点聚焦在硕士点建设,学科建设的经费主要投向学科实验室建设,要求学科建设投入要“见人、见物、见成果”;重点推进硕士培育点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拓展5家以上联合培养高校。

加强对硕士点培育与申报的研究和研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硕士培育项目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赴其他高校调研研究生教育和硕士点建设工作经验。定期举办硕士点建设讲座,借外脑,聚外力,邀请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具有资深专业学位点教育经验的专家,资深学科带头人进校,以专题报告及讨论等形式开展专业学位点建设的专题讲座与研讨,与学位点培育项目负责人及相关教师深入沟通交流。

(二)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1.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定制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加强与智能制造、装备制造行业相关企业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瞄准产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以创新人才培养与应用技术研究为目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积极探索国内外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体制机制,实行研究生培养的“六共同(即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研究生招生、共同开展课程教学、共同指导企业实践,共同指导学位论文)。

2.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适应专业学位特点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1)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坚持专业性、基础性、系统性相结合,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突出课程的国际化和实践性,积极开展研究生全英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引入企业专家进课堂,实行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授课的制度。到2020年,双语教学的课程和企业专家进课堂的课程数量分别达到专业课总数的1/51/2。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开展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试行并推广翻转课堂。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转变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

2)加强实验实践条件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围绕研究生培养领域建立校内学科实验室,满足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实验需要。以科研项目合作为纽带,在企事业单位共建60个高水平研究生实践基地,发挥高水平科研基地、科研项目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和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校内导师的主体责任和企业导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细化研究生实践内容和要求,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考核力度。

3)完善学位论文双选机制,强化学位论文的质量导向。加强企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结合,完善基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学位论文双选机制,提高学位论文的应用性。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专家评审、答辩等程序,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完善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

3.完善研究生奖助制度,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完善研究生资助激励竞争机制。不断完善研究生奖学助学体系,优化评定机制,强化奖学金的激励作用,激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导师科研项目资助制度,健全研究生“三助”制度,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生活待遇,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提高创新能力。

2)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完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开设研究生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基础,培养其创新能力,提升其创业意识。设置研究生创新创业专项项目,将创新活动开展和创业项目孵化相结合,以调动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深化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和职业化,凸显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1)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推进研究生双学位项目,完善研究生海外实习,积极申请上海市教委的相关支持,有计划地拓展研究生海外短期访问和交流项目,为研究生提供多种海外学习的机会。

2)对接行业资格,提升职业能力素质。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合作,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针对风电行业的特殊需求,完善并推广体适能训练项目,提高研究生的身体素质。

5.切实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1)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加强研究生导师的引进,吸引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优秀学者加盟研究生导师的行列。注重从企业吸收一批实践经验丰富,有技术专长的专家作为企业导师,探索优势互补的、双导师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路径。

2加大导师培养力度。加大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采取措施提高校内导师科研水平,有计划地选派硕士生导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进行访学和到企业进行挂职,开阔学术视野,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和产业发展前沿,提高研究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3)完善导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导师遴选、培养、管理等各项政策,坚持按需设岗,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实施考核淘汰制度。出台研究生导师上岗办法,根据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质量和科研项目经费情况每年审核研究生导师的上岗资格。

4)健全导师培训机制。加强研究生导师培训,实施导师培训积分制度。按照专业方向实行导师组制度,充分发挥学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的优秀研究生导师的传、帮、带作用。

(三)实施卓越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立足学校基本情况,创新科研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培育、辅导,加大提升科研能力的培育,积极承担高层次的重大项目和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夯实上海高校第三批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基础,扩大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范围,不断改善科研基本条件;构建从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技术转移管理体系;持续提高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

1.创新科研激励机制

实施科研分类评估,按照注重提高质量、体现学科差异的原则,对工、经、管、文、艺分别制定相应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等管理办法,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加大对重大重点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以及高水平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的激励和支持力度,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师生申报国内外各类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出版高水平专著,加强科研项目的成果鉴定。完善成果验收、报奖和转化的组织工作。

建立评估制度,从研究产出质量(原创性、严谨性、重要性、相关性)、非学术影响(成果对经济、社会、公共政策、文化或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程度及范围)、研究环境(资源、管理、招聘)三方面评估科研产出,为“十四五”学校的科研投入提供依据。

有针对性地根据重大、重点项目实施需要,统筹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实施科研资源的有效调控和支配。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行业应用技术三大领域形成合力布局,强化研究所(中心)及科研基础组织建设,建立有利于创新、开放、共享的科研运行机制和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汇聚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退出制度,采用项目聘用等方法,面向社会选聘项目市场开发和专职科研人员,进一步扩大科研工作队伍。

2.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重视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围绕学校学科方向,引进或培养1520名高水平科研团队负责人,建立科研团队组织的内、外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注重团队评价和考核。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及科研项目申报辅导讲座,力争每季度有学术交流会,每一个月举办科研项目申报辅导讲座。每年投入不少于500万元,分类支持5个学校科研创新培养计划:①基础研究专项计划——每年计划支持5个;②高新技术研究项目——每年计划支持5项;③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每年计划支持5个;④人文社科研究支持计划——重点支持国家级、省部级规划人文社科项目;⑤科技奖励计划——重点支持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申报、专利申报、SCI等检索的高水平论文发表。

3.培育组建各级各类平台建设项目、改善科研条件

围绕学校学科特色,培育组建各类平台,在“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制造企业现场改善”“中小企业孵化”“无创空间”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力争获批1-2个上海高校平台建设项目,实现国家级平台建设项目的突破。

以平台为依托,充分发挥我校特色,积极承担中央财政和上海市财政五类科技计划、重视基础研究,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优势学科领域,每年组织申报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0余项,其中,机械学院26项、电气学院22项、电子信息学院20项、商学院15项、汽车学院5项、外语学院5项、设计与艺术学院3项、马克思主义学院8项、数理教学部12项。促进科研规模稳步扩大,科研层次不断提高。项目上,力争获批主持国家级项目50项,力争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20项,科技人才计划上,力争在启明星计划、扬帆计划、晨光计划等基础上取得突破。

4.注重服务社会、构造和完善技术转移体系

    继续完善对接机制,梳理和落实好学校已签订的各类战略合作协议,提高战略合作实效。在十二五基础上,主动对接临港、浦东新区、上海电气集团等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拓展与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争取平台基地、资源投入、重大科研项目在学校的集聚,在对接区域产业链和服务行业企业需求中实现联动发展。进一步完善校企、校地、校校合作,优化科技服务布局,建立西到芜湖、北到姜堰、南到台州的科技服务网络,力争拓展24个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累计到账经费达300万。进一步开展融入长三角,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和长三角企业进上海技术洽谈会活动,力争最大限度发挥学校优势专业,服务更多企业,深入探讨企业难题,推动学校产学研发展。

    借助上海高校技术市场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加强学校知识产权的管理,帮助教师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专利检索、专利跟踪、专利获取;完善学校技术转移制度,促进学校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提高学校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力争发明授权专利300项,专利转让许可100项,专利转让许可收益达200万。

5.提高学术期刊办刊水平

持续提高我校学报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服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强化办刊特色,提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稳步提高《上海电机学院学报》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争取“十三五”期间进入核心期刊。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投入机制

学科建设以二级学院主体,进一步加强二级学院对学科建设的统筹力度,鼓励二级学院以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为依据,按照学科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发展阶段,根据学科建设周期提出整体发展目标、建设方案和改革措施,并编制中期预算,实施中期项目管理。学校建立健全学科建设评估咨询机制,根据二级学院提出的学科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和改革举措,通过组织评审,确定学科项目和个性化建设方案,对纳入建设规划的学科建设项目,依据学校不同学科的建设方案,学校予以专项资金投入与支持。学校组织中期绩效考核,根据学科建设实施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评价结果实行滚动预算。

(设立学科科研特区

按照“扶优扶特、重点突破”的原则,在重点支持的学科设立学科科研特区。学校制定“学科科研特区”试点办法,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国家和上海市的新政策,实行学科科研特区责任制,落实特区在用人、考核、分配等方面相应的自主权。

(优化科研人员选聘机制

探索新型、灵活的科研人员选聘方式,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人才发展、有利于人才科学评价、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有效制度与机制,推动科研队伍建设多元化、国际化。通过双聘等柔性人才聘用和管理模式,吸引和稳定国际一流人才和队伍,带领科研走向国内学术前沿。围绕学科科研建设专项任务设立特聘岗位,特聘岗位人员实行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动态调整机制。

(改革科研评价、激励机制

研究制定科研人员创新绩效评价方法,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实行同行评价,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的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对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强化社会责任评价,由第三方或项目应用方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科研绩效,逐步建立财政支持的科研绩效支持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