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海绵城市,是新一代雨洪管理概念,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2013年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016年4月,上海市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临港地区作为上海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主要区域。2018年6月,上海市颁行《上海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并建立市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具体统筹协调、监督考核,指导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为开展海绵城市相关建设工作,临港管委会协调动员临港地区范围内几所高校参与建设。
在前期与临港管委会调研策划学校临港校区建设海绵项目过程中,通过调研学习交流,学校感受到海绵城市的建设与校园环境的优化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学校临港校区的规划和建设已到了第十个年头,临港校区一期工程、二期工程相继交付使用,“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三期工程的前期策划工作也已启动。经过十年的持续建设,一座功能基本齐全、生态型的临港校区已然呈现,近万名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在这里,成为了电机师生新的家园,成为了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依托。许多老校友不顾年迈,还专程结伴相携来到临港新校区参观,为新校区的建成和学校的持续发展喝彩,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场景。临港校区投入使用后,持续提升校园育人环境,优化完善校园景观,持续建构一个生态、绿色、舒适的校园一直是学校党政较为关注的一项工作,学校也投入了相当的资源对校园景观绿化进行专项扶持,经过多年的精心养护,已形成了数片美丽的花海,为校园增添了一道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得师生们纷纷驻足观赏、摄影晒图。不少师生在朋友圈里不仅晒出了临港校区成片的花海以及花叶掩映中的楼宇,更晒出了对自己美丽的电机家园无限的赞赏和自豪。海绵城市通过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目的。其中,“海绵”不是一个虚的概念,它对应着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海绵城市即是建立相应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也是最为高效和集约的途径。故此,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和景观环境的改善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校园海绵化改造过程中,通过将绿化、景观、河道、湖泊及周围建筑、道路杂糅、缠绕、融合、连接、对话,必将进一步提升校园生态环境,为师生打造一处环境优美舒适,景观丰富多样,具有可持续性、娱乐性、参与性和文化教育功能一体的场所。
为此,学校响应管委会的这一动员,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工作。2018年1月,学校向市教委专题发文提请实施该项目建设。市教委已正式发文批复同意建设该项目。2018年11月,经过对建设方案持续的研讨完善,完成了临港校区海绵化改造项目的方案规划工作。
临港校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选址在临港校区公共教学楼东侧和北侧的绿地,总占地面积约18000㎡,这一区域连接着图书馆、公共教学楼、学生公寓及体育场馆,是校园核心绿地区域,是校园内的主要动线,但从现状来看,这里场地平坦开阔,北面集中绿地现状以草皮绿化及少量的乔木绿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学楼前绿地有文化雕塑,也可以进一步与景观改造方案相结合,形成文化景点。因此选择在这里植入海绵元素,对应主教学楼形成通透的视觉廊道,同时结连贯合水系联系整个场地成为师生停留休闲的最佳观赏点,形成一处主题鲜明、轴线清晰、具有标志性景观的景观公园,成为校园内一处全新的绿色的、生态的、开放的并具有海绵功能的活动交流场所。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一座雨水花园、近6500㎡的雨水调节塘及人工湿地,水面上建设一座栈桥,在整个区域的北侧设置廊架,水面区域还将设置水上汀步、驳岸、溢流池等,地面全面采取透水铺装及周边绿化灯光重新构建,还整个区域还将开展艺术装置设计,让区域内的每个座凳都讲述一个特别的故事,成为一个诉说着学校历史和故事的电机文化长廊。通过一系列的建设,是的学校临港校区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5%,年径流污染控制率达60%,区域排水系统能够达到五年一遇不积水,百年一遇不内涝的目标。该项目的建成必将为校园环保、节能实现较大的提升,该区域的景观环境也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为临港校区的师生提供又一处停留的景点。
本项目作为一个海绵项目,其最大的特性在于对水的收集、净化及循环,在湿地湖面的西侧设置溢流池和溢流口,将湖面收集而来的雨水经过一系列的自然沉淀、生物净化后排入月河河道,形成一个海绵区域与月河河道的水系循环,通过景观水系的生态净化功能和生态水功能构建,实现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消解效果,建成一处清澈见底的“净水空间”既发挥水系循环净化的作用,又在校园内形成了一处水景。还将建设设置有环保雨水口的雨水花园,将部分市政路面的雨水口改造成环保雨水口,通过雨水花园和道路上的环保雨水口收集雨水,将雨水导入设置于人行道中的息壤中,天晴时息壤中收集的雨水可自然释放到其周围的土壤中,补给周边土壤及植被生长,从而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
在学校党政对2019年的工作布局中,海绵化改造项目已被视为一项提升校园生态、绿色和优化育人环境的民生工程,目前,该项工程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正得到全力推进。根据学校党政的要求和实际工程建设计划,该项目将在2019年年内完工交付。项目规划过程中,也得到学校宣传部门、设计学院师生的支持,使得这个项目成为了学校首个师生共同参与规划的项目,让师生共同发挥所学所长,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也实践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相长,学用结合,技术应用的教育模式。
2019年,学校完成项目建设各类前期手续,10月起,海绵城市改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各参建单位通力合作,于年内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并完成竣工验收,海绵项目主体工程正式投入运行。2020年,学校在认真落实新冠肺炎各项防疫要求的要求下,稳步推进本项目附属景观绿化配套工程建设,于上半年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