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决策部署,认真总结当前就业形势,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我校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结合学校牵头成立的“高校服务临港就业育人联盟”工作,对202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近日,学校在行政楼330召开202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朱洪春,各二级学院副书记、就业工作辅导员、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团队全体成员、各职能部门领导参加会议。
党委学工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张珂通报了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并以“‘三强三促三推动’全面赋能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题对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总结。
学生处就业办陈庄瑜汇报了上海高校就业创业孵化基地2024年建设情况和2025年工作计划。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团队负责人钱昆鹏汇报了2024年团队在生涯教育中的工作成效及2025年工作计划。学生处副处长张跃辉介绍了就业育人联盟成立的初衷、2024年已经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并阐释了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各二级学院立足本学院特色围绕如何将“高校服务临港就业育人联盟”工作融入2025届毕业生就业推进作了汇报。电气学院积极关注就业育人联盟做好就业引导,汇集各项资源构建就业育人共同体,立德树人,培养一流的“匠创”人才促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机械学院结合“高校服务临港就业育人联盟”工作,“以产教城融合为一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电子信息学院结合“高校服务临港就业育人联盟”积极拓展临港企业实习机会,以“全员推就业、全程做引导、全面抓落实、多渠道拓岗位、多维度强指导、多层次重服务”规划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商学院对标临港新片区商科类人才需求优化商科人才培养方向,立德树人、精准育人、服务育人促进2025届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材料学院通过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展就业机会;减轻学生就业压力,消除就业盲目性;借力临港新片区优势,乘势而上拓宽就业路径;消除就业顾虑,提升就业服务效率的“加减乘除”四法,将就业育人联盟融入2025届毕业生就业推进工作。外国语学院通过全链条贯通,全过程融合,全周期指导,推进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设计与艺术学院通过“3+3+3”工作模式推进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扎根临港。凯劳学院融入临港元素用“全、精、深”的方式推进就业。高职学院通过“个十百千”、“2+5+N”的方式立足闵行,服务临港,推进技能型人才充分高质量就业。航空学院通过构建早育人体系、加强4个能力培养、实现5个预期结果,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复合型现场工程师的人才培养。
教务处副处长饶蕾从教学审核评估反馈结果出发,强调要加强毕业生职业能力调研,进而反馈人才培养方案,并做出优化。研究生处副处长徐旭肯定了本、专科就业工作制度和措施,希望新的一年研究生就业工作能顺利完成既定目标,他同时与校就业指导中心探讨了如何优化研究生就业引导、指导工作。
校党委副书记朱洪春作了总结讲话:一是肯定以往学校就业工作的成绩,希望2025届毕业生能持续保持高质量充分就业。二是希望全体就业工作同仁们能积极面对挑战,打破常规,敢于突破。三是希望各学院就业工作团队的老师们把握就业工作推进规律,做好全局规划,提升工作成效,借助学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探索实践的方式逐步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就业工作的个性化品牌。(供稿: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