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我校召开2024年度社会捐赠工作总结会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党委书记鲁雄刚,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晓军,总会计师张川出席大会,与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教师代表及捐赠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共谋发展。会议由对外联络处负责人卞一明主持。
会上,对外联络处副处长张跃辉作2024年度学校社会捐赠工作总结报告。过去一年,学校社会捐赠工作以“聚力、育人、发展”为目标,秉持融合创新理念,通过持续拓展筹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扎实推进年度任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针对2025年工作计划,学校将在系统总结既有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从加强内部管理、多方协同、提质增效、能力提升、队伍建设等维度着手,系统谋划社会捐赠工作的创新路径与实施举措。
财务处处长靳磊就2023年度学校社会捐赠激励配比工作作专项通报。通过数据分析,系统梳理了配比政策执行路径、实施成效、存在不足及优化方向。该政策通过建立动态激励机制,在激发多元主体捐赠意愿、扩大捐赠资金规模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应,为构建良性互动的捐赠生态提供了重要支撑。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晓军宣读了《2024年学校社会捐赠工作先进集体及优秀个人表彰决定》,并为获奖集体代表颁奖。本年度集体表彰共设立三大奖项:材料学院荣膺最高荣誉“卓越领航奖”;电子信息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等5个部门和学院获得“突出贡献奖”;电气学院、商学院等14个部门和学院分获“创翼助力奖”。
在表彰仪式上,总会计师张川为荣获“优秀个人”的16位教职员工颁发荣誉证书。
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在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拓展社会捐赠渠道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和创新实践,为全校教职员工树立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标杆典范。
在交流发言环节,先进集体代表材料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孔祥昆系统介绍了学院创新构建的校企协同、校友反哺、社会帮扶三大路径,探索形成了“以捐赠促发展、以公益育人才”的特色育人模式,将资源引入转化为实践育人载体,推动教育公益协同发展。
“优秀个人”获得者、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周志勇深情讲述其带领团队主动对接产业需求、精准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的生动案例。通过建立“需求对接-定向培养-人才反哺”的闭环机制,不仅促成社会捐赠项目顺利开展,更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企业代表伦茨(上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东亚区总裁谢卫东先生在发言中表态将持续深化校企联动。他表示,校企双方同属临港新片区战略要地,且产教资源高度匹配,在共同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形成了天然合作优势。企业将通过完善实践和就业支持体系、设立专项奖学金等举措,重点引导研究生扎根临港建设,未来期待与校方共同推进产教融合战略升级,构建贯通式发展新格局。
最后,党委书记鲁雄刚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社会捐赠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对新年度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本次社会捐赠工作总结会是学校首次召开此类专题会议,各部门、学院要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在延续优良传统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既要强化责任担当、完善制度机制,更要拓展筹资渠道、优化项目管理,切实推动捐赠工作提质增效。针对资金使用效益问题,他指出要确保每一笔善款都用在刀刃上,将捐赠资源转化为办学优势,以实实在在的育人成果真诚回馈企业、回馈社会。时值学校即将启动“十五五”规划的关键阶段,他号召全校上下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务实举措推进2025年社会捐赠等重点任务,切实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在推进规划实施进程中展现新作为。(供稿:对外联络处 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