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上海电机学院马兰花GYB创业培训班于4月18日至20日在我校举行。本次创业培训班由上海电机学院联合浦东新区就业促进中心共同举办,共青团上海电机学院委员会、上海电机学院创业指导站承办,澎大创业孵化器协办,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创业培训与实践指导,提升青年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促进创业者成功创业并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4月18日的开班仪式上,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副书记朱洪春强调,青年是创新的生力军,创业是发展的新引擎。学校把“产教融合、专创融合、工创融合、赛教融合”作为重要的育人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区域经济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他希望学员们珍惜机会,以“敢闯会创”的劲头,在培训中求知、在交流中碰撞、在实践中成长。
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处长姚军表示,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始终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马兰花GYB创业培训项目,正是国家赋能青年创业的重要举措。鼓励各位学员做脚踏实地的“梦想家”,希望大家通过GYB培训,扎实掌握市场分析、商业模式设计等技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上海电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付晓刚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创新创业领域的成果与规划。
浦东新区就业促进中心创业指导科科长丁炜为学员代表授旗,代表了创业精神的传承与使命的接力。
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创业培训科科长王婉芳为4位创业导师代表颁发聘书,未来他们将全程指导学员优化项目,助力优秀成果落地。
开班仪式结束,学员们前往E教403智慧教室正式开启为期3天的培训课程。此次培训针对有意愿了解创业意愿和创业动机的学员,为其提供课程及相关服务,旨在帮助创业者了解什么是企业,什么是企业想法,分析评估自己是否适合创办企业,通过掌握产生企业想法的方法产生很多的创业项目,并从中筛选、分析、确认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课程包含有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采用小班化、沉浸式教学,帮助学员循序渐进形成系统化创业思维和商业逻辑闭环,并应用模拟沙盘教学让学员亲身体验企业生命周期,感受真实商业环境,深入理解商业运作规律。
4月18日的课程主要围绕“什么是企业想法”“你适合创办企业”“产生企业的想法”等三个板块,明确“企业想法”的核心要素(市场需求、可行性、创新性、盈利性),打破“创业=开公司”的模糊观念。区分“点子”与“商业想法”的差异,强调可落地性(如技术、资源、政策匹配度)。通过案例学习,引导学员从社会趋势(如老龄化、数字化)、政策导向(如绿色经济)中发现机会。
4月19日的课程主要围绕“筛选并分析出最好的企业想法”“SIYB实操沙盘”等两个板块,培养系统化思维与决策能力,帮助学员从海量创业灵感中提炼出符合市场需求、资源匹配且具备可行性的项目,避免盲目创业。通过工具(如SWOT分析、市场调研模板)训练学员理性评估商业机会的能力。教授学员识别目标客户、分析竞争环境、预测行业趋势,确保创业想法能解决真实痛点。
4月20日课程主要围绕“分析并筛选出最好的企业想法”“你自己的企业想法”“完成企业想法和行动计划”等三个板块,通过头脑风暴、创意工具帮助学员结合自身专长、兴趣和社会痛点,形成个性化的创业概念。指导学员提炼企业想法的核心价值主张(如产品独特性、目标客户群体、社会效益),确保想法具备市场竞争力。帮助学员梳理自身资源,并学会整合外部资源以支撑理念落地。
培训的最后阶段,学员们陆续完成属于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并通过项目路演的形式展示他们的创业构想。学员们使出浑身解数,结合前期所学,分别从创业理念、市场前景、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在紧张而激烈的路演中,在场学员针对路演项目积极提出问题,讲师对各个项目进行严格的评估,并给予中肯的意见与建议。最终,产生1个团队一等奖、1个团队二等奖、1个团队三等奖、2个优秀团队奖、12个优秀学员奖。
下阶段,学校将持续发挥作为上海市院校创业指导站的资源聚合优势和青年创业服务功能,营造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开放合作、包容发展的良好生态,打造出创业型青年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创新样板。(供稿: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