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龚思怡带队调研沈阳航空领域高校企业及研究所

索取号: 时间:2025-05-27 浏览:10 设置

近日,院长龚思怡率队赴沈阳航空领域院所及企业开展调研,先后走访了中航工业沈阳气动院(626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沈飞民机)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围绕科研合作、实验室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航空人才培养、航空产业发展新路径。

在沈阳气动院,调研组在总工程师崔永春带领下参观了气动院的风洞实验室等设施,深入了解其在飞行器气动性能测试、隐身技术研究等领域的技术突破。龚思怡高度评价气动院的设计理念与智能化研发体系,双方围绕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讨论,共同探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新路径。

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所”),调研组在宁永前副所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实验室及沈阳航空科技馆,深入了解沈阳所在战斗机研发领域的突出贡献。作为新中国首个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所承担了舰载机、新型隐身战斗机等重大型号研制任务,突破了舰载机气动布局、着舰控制等关键技术,被誉为“中国战斗机设计研究的摇篮”。座谈会上,龚思怡高度赞赏沈阳所对航空工业的贡献以及目前的数字化研发体系,表示将推动高校科研团队参与沈阳所前沿项目,培养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升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在沈飞民机,调研组在孟凡力副总经理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空客A220、C919及C909大飞机结构部件的智能化生产线。沈飞民机作为国产大飞机机体结构核心供应商,承担了C909后机身、发动机吊挂、无线电架,电源中心以及C919垂尾、后机身前后段、发动机吊挂等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制造任务,并拥有国内领先的自动钻铆机生产线,彰显了“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研讨期间董事长邓玉东介绍了民机生产项目情况,包括企业从数字化转型到制造与管理转型。从产教融合角度,利用产学研提升制造能力;从人才培养方面,承担企业科研课题,全方位合作,科研反哺教学。龚思怡介绍了上海电机学院的历史,专业设置,地理位置以及目前要打造航空航天特色学院的目标,双方围绕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产教融合、项目合作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展开讨论,龚思怡表示将围绕大飞机、无人机方向来培养人才,直接按照企业需求设置相关课程,培养能服务于大飞机制造的技术人员,助力国产民机产业。

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张业伟副书记带领调研组重点考察了通航实验室的新能源电动飞机研发成果。沈航自主研制的RX4E锐翔四座电动飞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其续航能力与环保特性引领着绿色航空技术发展。双方就航空人才培养作了深入探讨。

此次走访加强了我校与航空龙头院所的联系,上海电机学院将以建设具有大飞机与无人机专业性人才为抓手,深化与航空产业的协同创新,推行按照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培养,开设校企双导师制课程,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推动高校专利技术在大飞机产业的应用,融入国家航空事业发展大局,为培育航空强国新生代力量持续注入新动能。(供稿:航空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