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上海电机学院召开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工作研讨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齐聚临港校区,共同研讨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运维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会议由副校长杨俊杰主持,航空学院全体教师参会。
杨俊杰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始终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作为新建学院,航空学院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亟须各位专家指导。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为青年教师提供优厚待遇和发展空间,希望与会专家推荐优秀人才加盟。他期待通过本次研讨,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的航空类专业。
航空学院执行院长李雷介绍了学院概况和发展规划。随后,与会专家围绕三个专业分组展开深入研讨,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组建议增设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等基础课程,并引入增材制造、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内容,同时通过竞赛和项目驱动教学,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推动科研反哺教学。飞行器运维工程专业组强调学生需掌握故障诊断与维修管理等能力,提议增加发动机维修、航电系统等课程,并引入旧飞机、发动机等实操设备,提升学生实践水平。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组提出压缩非核心课程,强化核心课程与实践环节的融合,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标准构建“课程-竞赛-项目”一体化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本次研讨会为航空学院的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建议。学校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产教融合,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航空类专业,为民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供稿:航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