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产教融合 上海电机学院携手临港产业集群共育新质生产力人才

索取号: 时间:2025-07-04 浏览:56 设置




72日下午,学校在临港校区壹书屋召开“党建引领,产教融合”区域化党建联建座谈会,来自政府、高校、临港新片区产业集群党组织以及党建研究领域的30余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优质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伊始,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尚海龙以《以党建引领产教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为题进行工作汇报。他详细阐述学校在党建引领下推进产教融合的战略背景、现有基础、具体方案以及未来愿景。尚海龙指出,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党建工作全方位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也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在交流环节,各方代表积极发言,分享党建引领下产教融合的实践经验与成果。



临港新片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党委书记王舒婷表示,党建共建能有效整合校企资源,为临港打造创新高地注入强劲动力。对于如何进一步深化党建共建,她表示一是要资源共享,破解“两张皮”难题;二是要人才共培,筑牢产业人才根基;三是要创新共研,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同时,她也指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缺口较大,未来可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让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课程设置,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教育闭环。



新能源产业集群党委书记韩钟伟强调,学科兴趣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驱动力,应充分发挥其自驱动力作用,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新片区大飞机产业园综合支部书记张亚军指出,航空航天领域对电机人的工匠精神需求迫切,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上海中集洋山物流装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于廷润分享了与我校机械学院的合作经验,通过党建共建聚焦生产痛点,改进关键工艺,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企业的强大动能。同时企业在接纳毕业生方面也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市教卫工作党委党建研究会顾问顾继虎对座谈会进行了点评,分享了党建引领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素。他指出,党建工作应与实际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组织引领、政治引领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临港新片区综合党委书记朱旭明充分肯定了学校在党建引领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在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方面,新片区综合党委一直在积极探索。上海电机学院第一批5家二级党组织与新片区5家产业集群党组织共建签约,21个联合党员先锋工作室的成立,为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动能。对于下阶段的工作,他强调一方面要把握战略定位,明确党建引领方向。立足国家战略,把党建工作做深做实。另一方面要完善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党建引领。以党建为纽带,凝聚起政府企业高校的力量,打造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学校党委书记鲁雄刚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回望学校扎根临港、服务新片区的奋斗历程,学校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鼎力支持。特别是新片区管委会与学校签订的两轮战略合作协议以及目前在综合党委的支持下,学校各级党组织与产业集群党组织打造的“1+N+X”党建共建体系,为产教深度融合搭建了坚实的平台。面向未来,鲁雄刚表示学校将以共建签约为新的起点,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制度机制创新,重点推进学校党委与综合党委的战略对接,确保共建方案落地生根;推动各二级学院党组织深度融入产业集群党委,精准对接需求,形成定制化行动方案;依托联合科技攻关、联合协同育人、联合服务发展党员先锋工作室做实师生党支部与企业支部结对共建,全面推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到产业集群党组织报到,实现“组织联建、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文化共育”的常态化、制度化,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化党建制度机制创新成果,为丰富区域化党建内涵、服务新片区和上海高质量发展贡献“电机智慧”和“电机方案”。(供稿:党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