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AI赋能图书馆焕新重启绘就发展新蓝图

索取号: 时间:2025-10-13 浏览:13 设置

10月11日,值此金秋时节,“上海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焕新启幕典礼”在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主办、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承办、上海超星实业有限公司协办。论坛以“品质焕新·发展见力——AI赋能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沪内外50余所高校图书馆馆长、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200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转型路径与发展使命,并见证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的焕新启幕。



典礼由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杨俊杰主持。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在致辞中表示,临港校区图书馆经过系统改造,实现了从物理空间到服务理念的全面升级。她指出,图书馆以“智慧赋能、空间重塑、功能融合”为理念,构建四大主题楼层,全面引入AI技术,向现代化知识枢纽转型。她表示,本次论坛旨在促进AI技术与文化信息服务的深度融合,更好支撑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期待以图书馆焕新重启为契机,与各高校携手共推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理事长陈超在致辞中祝贺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焕新重启。他表示AI技术正在重塑知识的创造、组织与传播方式,图书馆应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从“资源中心”向“智慧学习与创新支持平台”转型,实现服务能级跃升。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协作,共同探索AI技术与图书馆业务深度融合的最佳路径,共同谋划“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携手应对未来的挑战。



随后,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理事长陈超、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程金华等嘉宾共同启动装置,卷轴展开、彩带飞扬,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正式焕新启用,开启智慧服务新篇章。



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程金华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为例,系统阐释了AI时代图书馆的创新实践,重点介绍了在支持有组织科研、科技创新转化、人才挖掘与评估等方面的具体成果。他强调AI环境下图书馆可信数据空间构建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上海交大“AI+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经验,探讨AI时代图书馆的价值和使命。



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馆长张慧文围绕“十五五”规划展开报告,提出打造具有区域领先优势和鲜明行业特色的多模态智慧图书馆,明确六大核心任务,并通过“五大工程”和“四类场景”推动从“资源中心”向“创新中枢”转型。她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对接产业需求,以务实举措融入学校发展,共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超星集团南京研究院院长王进从技术角度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图书馆:价值重塑与服务创新”。他提出,应通过构建AI知识库、智能问答与学术追踪平台,推动图书馆从“资源仓储”向“认知中枢”跨越。



圆桌讨论由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潘守永主持,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七所高校图书馆负责人围绕“AI赋能图书馆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展开深度交流。



下午设置的两个分论坛分别围绕不同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分论坛一聚焦“AI背景下图书馆‘十五五’规划及中长期发展战略”,由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徐斐和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馆长胡志武主持。与会专家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创新路径、教育变革背景下的战略布局、AI赋能的素养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为推动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了清晰蓝图。以“智慧图书馆创新建设路径与新兴技术应用场景探索”为主题的分论坛二,在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康健和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馆长高晓波的主持下,与会代表围绕数据驱动的资源建设模式、未来学习中心构建方案、AI赋能的服务转型路径等展开研讨,通过丰富的实践案例展示了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多元化实施方案。





本次论坛不仅是一场凝聚共识的学术盛会,更是一次以“焕新”为起点、面向未来的行动宣言。随着各高校在AI赋能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深入探索与实践经验的持续积累,上海高校图书馆界正携手迈入智慧赋能、开放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供稿: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