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我校与欧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国际合作,对接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服务上海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对国际化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需求,2025年10月12日至18日,院长龚思怡率代表团成功访问了匈牙利约翰·冯·诺依曼大学、德布勒森大学,以及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耶拿应用技术大学、维尔道应用技术大学。出访期间,代表团出席了我校与维尔道应用技术大学共同主办的“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教育、工业与应用研究的视角”主题论坛,龚思怡作了大会主旨报告。此次访问巩固了现有合作,开拓了新的领域,为我校国际化战略注入了新动力。
2025年10月12日下午,代表团抵达匈牙利并会见了匈牙利约翰·冯·诺依曼大学战略基金会主任Szabolcs Szemerey,双方就两校的运营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会谈增进了相互了解,为后续在机构治理与项目运营层面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13日上午,龚思怡会见了匈牙利约翰·冯·诺依曼大学校长Zoltán Nagy等校方代表,双方重点围绕学生联合培养、师资交流,特别是氢能研究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会后,代表团实地参观了该校工程学院的机械与氢能实验室。此访深化了与约翰·冯·诺依曼大学在能源装备领域的科研合作意向,为双方在氢能这一前沿领域共同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打开了新局面。
10月14日上午,代表团访问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与副校长Károly Pető等代表举行会谈。双方就中国政府奖学金匈牙利专项项目、国际创新人才培养、博士联合培养、师资交流与科研合作等多个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商讨。会谈成功达成了扩大学生联合培养合作领域的共识,为促进中匈教育交流、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13日晚,龚思怡亲切会见了我校在德布勒森大学学习的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感受。此次访问不仅深化了与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的合作共识,更体现了我校对海外学子的关怀,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
10月15日上午,代表团访问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与校长Hans-Joachim Schmidt、副校长Magin等举行工作会议。会议聚焦于两校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专业更新等核心议题,其间召开了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确定了新的合作专业方向并对申报流程进行了具体对接。双方还就ASIIN认证事宜进行了详细交流。当日下午,代表团参观了该校电气、机械类实验室,并与在德学习的学生座谈。本次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力推动了我校中德合作办学机构的优化与升级,是构建“双培养主体、双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的关键一步。
10月16日上午,代表团会见了德国耶拿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Mario Brandter、国际部部长Danny von Nordheim及教授代表。双方就本科及硕士层次学生联合培养、德国学生赴上海实习、师资互访等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一致意见。此举进一步拓展了我校在德国的合作网络,为师生交流与联合培养提供了新的优质平台。
10月17日上午,代表团会见了德国维尔道应用技术大学校长Ulrike Tippe。双方在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师资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并共同签署了两校交换生协议。同日,代表团出席了两校联合举办的“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教育、工业与应用研究的视角”中德产教融合论坛。龚思怡作为主办方致辞,并作了题为“产教融合,AI赋能,推动应用型大学持续发展”的大会主旨报告。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院长蔡骋在专题讨论中作了题为“应用导向型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探索”的报告。下午,代表团参观了该校实验室。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以协议形式固化了合作成果,更显著提升了我校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产教融合提供了创新视角。
10月18日上午,代表团在柏林工业大学成功举办了上海电机学院专场人才招聘会。会上,代表团向20余位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定位、发展前景及人才引进政策。此次招聘会有效宣传了我校招贤纳士的诚意与优势,为吸引海外杰出人才加盟、强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与工程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次匈牙利、德国之行使我校与欧洲伙伴院校的合作关系得到全面深化与拓展,在师生交流、科研合作、合作办学及共商产教融合前沿议题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出访紧密围绕我校办学定位,精准对接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卓越现场工程师、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与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供稿:国交处)
约翰·冯·诺依曼大学(John von Neumann University)坐落于匈牙利凯奇凯梅特市,是一所匈牙利应用型技术大学。大学目前约有4000名在校学生,设有三个学院。学校在科研和创新方面,与众多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氢技术研究中心。中心致力于通过产教融合,与全球趋势接轨。自2019年起,该中心在大学内开展氢基能源研究。在筹备阶段,研究团队产出了多项研究成果,建立了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关系,并成为匈牙利国内最重要的氢技术组织的成员。该研究中心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专业领域:氢基能源管理、氢储存和氢燃烧。
德布勒森大学(University of Debrecen)成立于1538年,位于匈牙利东部的德布勒森市,在匈牙利排名第二,是匈牙利及中东欧地区最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德布勒森大学在医学、农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学等领域有着全球声誉,是匈牙利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学校拥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全球化的教育平台。
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Kaiserslautern)成立于1971年,位于德国莱法州,是一所公立大学,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中排名第7。该校设有应用工程学院、应用物流与聚合物学院、建筑与造型学院、企业经济学和计算机与微系统科学学院,开设50多个面向应用、跨学科的本科和硕士专业,任职教授150名,在校生6200余人。上海电机学院与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历程已逾二十年,2016年两校共同成立中德学院,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物流管理三个本科专业。2021年获批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凯劳智能制造学院。
耶拿应用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Jena)成立于1991年,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科学之城耶拿市,是一所以工程、经济和社会科学为主的应用技术大学。大学以其紧密的产学研结合而闻名,与耶拿地区众多世界知名的光学和高科技企业(如蔡司、耶拿玻璃等)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学校设有八所学院,提供涵盖机械工程、电气电子工程、物理技术、商业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型学位课程,其教学与研究重点聚焦于尖端技术领域,如精密工程、光学技术、材料科学和医疗技术,致力于培养能够直接应对未来工业挑战的实践型工程师和管理人才。
维尔道应用技术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Wildau)成立于1991年,位于德国首都柏林附近的维尔道市。作为德国领先的应用技术大学之一,维尔道应用技术大学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特别在航空管理、智能制造、物流与运输等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学校致力于通过创新和跨学科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符合未来需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