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下午,上海电机学院2025年本科教育大会开幕式在临港校区小剧场与图书馆报告厅同步举行,标志着为期近一个月的本科教育系列研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全体专任教师、学生代表等共700 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王宏志主持。

开幕式上,党委副书记、院长龚思怡作题为《强化为产育人,深化改革创新,开启高质量应用型本科教育新征程》的主题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本科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系统阐述了学校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她指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强调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赋予应用型高校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应用型教育体系的重要使命。在倡导高等教育“重服务、强贡献”的新发展阶段,学校赢得先机,先后入选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被推荐为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与“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机制改革试点”单位,同时也肩负着责任与挑战。她强调,学校要持续建立“为产育人”机制,重塑人才培养逻辑起点;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教与学内生动力;要持续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协同为路径、以“六双”模式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全面提升“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质量;要持续健全全校联动、协同发力的工作体系和保障机制,形成“全校一盘棋、同心育人才”的强大合力。她要求将全校之力凝聚到“全面提升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质量”这一根本任务上,做到上下同频共振、左右相互配合,高标准、严要求把各项改革建设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晓军作题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时代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探索》的报告,从“紧扣要求,把牢立德树人定盘星”“研判形势,找准问题差距突破口”“精准施策,绘制工作落实路线图”三个方面,对学校育人工作做了总结和展望,她结合上海市“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要求,对学校“五航进阶”新生入学教育,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机制建设,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机制建设和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支撑体系建设等做了全面介绍,将进一步筑牢学校育人根基,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副院长王宏志作题为《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各项任务落实见效,全面提升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质量》的报告,围绕“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的范式与路径”“如何教得更好,学得更高效”三个角度,着重从“坚持需求牵引,优化学科专业与培养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新工科领域战略急需人才培养新机制”“坚持面向未来,创新‘AI+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新路径”等方面对学校“为产育人”的改革方案、改革任务、改革愿景做了详细介绍,希望通过“六双”“四选”产教深度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供需适配的“电机范式”。
根据大会议程,本次本科教育大会将从11月7日持续至12月5日,包括开幕式(11月7日)、二级学院分论坛、专题教研活动、四场主题研讨及闭幕式(12月5日)等多个环节。
会议期间将围绕“服务产业领域人才培养改革”(11月14日下午)、“产教协同 融合赋能”(11月21日上午)、“国际化人才培养”(11月23日)、“探索人才培养改革新机制”(11月28日下午)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举办多场校企签约、中心揭牌与教学表彰活动。
大会的举办,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具体行动。
全校上下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协同发力,奋力开创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新篇章贡献电机力量。(供稿:教务处)

